目前分類:病態建築 (9)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每人每天約有百分之九十之時間處於室內之環境中,室內空氣品質之良窳,直接影響工作品質及效率,使得室內空氣污染物對人體健康影響受到重視

根據環保署資料顯示,若改善室內空氣品質,可減少呼吸道相關疾病發生率約12%,並可讓台灣每年健保醫療支出減少新台幣37億餘元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已經於2012年11月23日啟正式上路

訂定的室內空氣品質標準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醛、總揮發性有機化合物、細菌、真菌、懸浮微粒及細懸浮微粒、臭氧等若有違反,可處5萬至25萬元罰款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態建築症候群」大部分與建築內空氣污染有關有時室內污染程度遠高於室外環境污染100倍之多

 

美國環保署指出,室內空氣污染高居危害大眾健康前五名,每五個美國人即可能有一人曾罹患與室內空氣污染有關之過敏疾病,德國研究報導也顯示,女性亦較男性易罹患「病態建築症候群」(44.3% vs. 26.2%)

 

 室內空氣污染物主要來自於家具、地毯、影印機、窗簾帷幕、絕緣材料、油漆,或建築材料等所釋放出的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hemicals = VOCs)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建築物的生命週期(Life Cycle,簡稱LC)就是建築物由出生到滅亡的時間

 

建築的生命週期評估(Life Cycle Assessment,簡稱LCA)就是由建材生產、營建、運輸到建築物拆解、廢棄物處理等過程的環境衝擊評估亦即從建築物的「搖籃到墳場」進行全面性、系統性的環境影響評估LCA是現代「價值工程」的基本學理在90年代漸漸成為綠色建築評估的理想

 

日本曾以辦公建築五十年生命週期來進行經濟評估發現初期的企畫、設計、營建成本僅佔26%完工後的營運、修繕、更新佔了27%五十年的水電能源支出佔了21%稅金、利息、保險等一般管理費佔了26%

亦即從經濟投資之LCA來看辦公建築的初期成本約僅佔四分之一完工後的運轉成本高達初期成本的三倍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健康綠建材即對人體健康不會造成危害的建材

換言之,健康綠建材為低逸散、低污染、低臭氣、低生理危害特性之建築材料目前訂定以「低甲醒」及「低揮發性有機化合物」逸散為指標

 

建材中的有毒物質隨著室內裝修而逸散並附著於室內環境對於長時間生活於建築室內環境的人們而言因直接且長期暴露於該空間中,對身體健康有相當大的影響

對健康建材的評估多以室內建材及裝修材料為範疇,評估其對人體的危害程度符合健康標準者授予標章,此即健康綠建材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既有建築約佔建築總量之97%都市地區建築物朝高層化、密閉化發展,使得室內通風換氣幾乎全仰賴機械空調系統但室內裝修使用之建材及傢俱等含化學物質偏高估計約有三成大樓有病態建築問題

 

根據內政部建築研究所現場調查結果顯示目前建築室內環境之主要問題以新鮮外氣不足(72.8%)、通風效率不佳(66.1%)、及換氣不足(42.8%)等情況最普遍另外,懸浮固體過高、生物性、化學性污染等亦是常見問題

又依使用者問卷調查顯示眼睛乾癢或疲勞(59.4%)為最常見之症狀其次為異常的疲倦或昏睡(41.6%)、頭痛(30.5%)、胸悶(29.0%)、打噴嚏(25.8%)等症狀甚或有出現呼吸系統疾病(13.7%)情形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衛生組織(WHO)自2001年進行跨國性「住宅與健康計畫」(Housing and health Programme)該計畫將住宅環境分成物理性、化學性、生物性及社會性因子並進行相關環境因子之調查與診斷希望讓建築物成為健康建築(Healthy buildings),以保障室內人員之健康安全

 

在2005年藉由多國共同合作,提出歐洲地區住宅健康規範(Housing and health regulations in Europe)以及提出健康住宅十五項建議事項

健康建築15項建議.png

 

參考資料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懸浮微粒.jpg

懸浮微粒

懸浮微粒依其粒徑大小而對呼吸道的影響有所差異一般將粒徑小於或等於10μm的微粒稱之為呼吸性微粒因為這些微粒可隨著呼吸作用進入呼吸系統並依其粒徑由大至小分別沉降於鼻腔、呼吸道及肺泡細胞而對於呼吸道有所危害

室內環境中呼吸性懸浮微粒的來源有吸煙、烹煮、建材中之石綿、人造礦物纖維、植物花粉、動物性過敏原、微生物之細菌、真菌、病毒等依其性質不同而對人體有不同形式之危害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根據政院衛生署2009年的統計資料顯示(行政院衛生署,2009),2008年國人十大死因以「惡性腫瘤」(癌症)為第一位佔整體死亡比例約27.3%,並且有上升增加的趨勢其中男性之惡性腫瘤第一位為「肝癌」、女性則為「肺癌」與室內生活環境及個人飲食等有關

 

另外根據統計,一個人平均一天的物質攝取量透過呼吸而進入體內的「室內空氣物質」約占57%而透過食物及飲水之物質攝入約為15%可見「室內空氣品質」之「污染物質」長期影響生理健康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病態建築」(Sick Building)一詞是由「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在1983年所提出早期研究發現在「空調型的辦公建築」中使用人員有「病態建築症候群」(Sick Building Syndrome)的症狀發生意指與建築物有關之非特異性症狀包括:氣喘、過敏反應、咳嗽、打噴嚏等其病症特徵是當人員進入病態建築後才會發生症狀休假或離開該空間一段時間時,其症狀即會減輕或消失

 

      

而造成這些症狀產生之原因廣泛,為「多重致病原」包含建築設計、室內污染源與行為、心理因素、個人工作因素等也與建築物之室內物理性,化學性或生物性之危害相關如微生物、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二氧化碳(CO2)、光線及溫度等

 

另外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大約30%「新建或重新改建」的建築物有「病態建築症候群」(SBS)的問題而這類有「病態建築症候群」的建築大樓中約有10-30%的員工羅患病態建築症候群的症狀長期影響使用者之「健康」及「工作效率」

文章標籤

歐迪亞 ORDIY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